- · 【校务公开】本年度第36次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学校科研用房收费管理等事项[11/04]
- · 讣告[10/31]
- · 【校务公开】本年度第35次校长办公会议研究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开展合作等事项[10/29]
- · 关于江湾校区道路命名方案的意见征集[10/19]
- · 【校务公开】本年度第34次校长办公会议研究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新设研究所等事项[10/13]
- · 讣告[10/12]
- · 【校务公开】本年度第32次校长办公会议研究校董企业捐赠等事项[09/10]
- · 复旦大学2020年“钟扬式”好老师、好团队评审结果公示(公示已结束)[09/04]
概念及概念阐释在未来中国传播学研究中的意义
作者: 郭中实
关键词: 传播学研究 中国大陆 概念 阐释 “三角关系” “权力寻租” 改革开放初期 新闻记者
摘要:近年来,在中国大陆传播学界经常听到、看到、耳熟能详的,除了研究方法、传统西方传播学理论、学派名称之外,就是一些被越来越多的人挂在嘴上的洋概念了,比如:“公共领域”、“场域”、“社会资本”、“权力关系”、“文化霸权”、“专业主义”、“符号”等。与此同时,由我们自己传播学者创造发展的土概念也逐渐开始进入研究话语并日益得到关注。这方面的例子包括:新闻的“双重属性”、媒介的“三角关系”、新闻记者“成名的想象”、编辑部的“象征资源”、“双重意识形态”、“权力寻租”、新闻发展的“拐点”、媒介“集团化”“招安”、“擦边球”等。跟改革开放初期时的研究相比,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但是也难免会出现“谁也说不清,大家都在用”的情况。
上一篇:政府形象传播动力模型研究初探
下一篇:中国传播研究的发展困局:为什么与怎么办